秋分过后,位于江苏省启东市的嘉仕(江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内,大棚排列齐整,蓝莓长势正好,却鲜见工作人员。
“我们引进了智能大棚,温度、湿度、风口大小等都可以通过手机精准监测,并同步实现自动卷帘、浇水、调温、调节二氧化碳浓度等。”基地负责人黄远兵扬了扬手机对记者说,300多亩地只要3名工人就能打理,这批蓝莓明年2月前后采摘,预计总产量可达80万斤。
(资料图)
嘉仕基地是江苏依托数字技术为现代农业插上“聪明翅膀”的一个缩影。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的推进,数据“新农资”、手机“新农具”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村文旅等领域,赋能乡村振兴。
位于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的百果园家庭农场是当地较早兴建的无人农场之一,农场主王云霞轻点手机,即可指挥农机无人作业。记者看到,无人农机的指挥中枢实为农机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集农情信息远程监测、智能农机作业监控和可视化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
“‘算力’解放‘人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王云霞说,数字技术让她有余力为周边种植大户提供耕种管收全程服务,辐射面积近3000亩。
近年来,江苏智慧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智能农机、无人机、水肥一体机等智能装备加速普及应用。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朱新华介绍,该省建设了6个国家级智慧农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初步形成辐射长三角的智慧农业创新网络。
从“会种田”向“慧种田”转变,农产品销售触“电”上“网”大势渐成。
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马集村种植金杏2000余亩,以前,果农在镇域周边“单打独斗”售卖,果品虽好却卖不上称心的价格。如今,马集村通过电商平台统购统销,将年产量60万至70万斤的金杏卖到全国多地,带动约50户村民“家门口”就业。
“我们家的草鸡林地散养,吃的是五谷杂粮,下的是生态营养蛋……”盐城市亭湖区拥民草鸡场负责人钱拥明在直播间“叫卖”自家的草鸡蛋,订单系统“滴滴”作响,销售量持续上升。
“通过镜头,直观展示草鸡的生活环境和饲养过程,收获顾客信任,增加农产品销量。”钱拥明说,直播卖货成为他和妻子的“新农活”。
近年来,亭湖区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累计拥有农产品网上营销主体180多个、网店200多个,销售特色农产品60多种。
秋色怡人,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游人如织。前来品尝农家乐的上海游客周敏饶有兴致地研究手机上的“智慧树山”小程序。“村内景点、停车场、公厕等位置一目了然,我们很快就规划好了理想的Village walk(乡村漫步)路线,方便快捷。”
树山村党总支书记吴雪春说,村里打造智慧乡村平台,构建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智慧化应用体系,不仅便利了游客,还为乡村治理注入新力量。2023年,全村接待游客量达126万人次,村民农副产品总收入超60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约5.5万元。
数据显示,树山村所在的苏州市近年来推动村级数字化转型,累计培育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治理精准有效、乡村服务高效便捷、乡村产业特色明显的智慧农村165个。
标签: